

玉米播种技术
- 分类:栽培技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9-16 18:28
- 访问量:
一、种子精选和处理
1、清选种子
播种前对种子要进行精选,选用具有光泽、粒大、饱满、无虫蛀、无霉变、无破损的种子,除去霉变破碎和病虫侵染的籽粒及秕粒、小粒。
2、种子处理
(1)晒种。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选择晴天连续翻晒2-3天。
(2)浸种。浸种的方法很多,用冷水浸种24小时,或“两开一凉”的温水(约55℃)浸6~8小时,能加速种子吸水,杀灭种皮上的黑粉病狍子。也可用0.15%~0.20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2小时。浸泡过的种子宜湿润条件下播种,在天气干旱、土壤水分不足时不宜浸种,以免发生“坑种”、“烧芽”及种子发霉而降低发芽率。在抢茬播种、晚播和补苗的情况下,浸种后结合催芽,一般可提早3~5天出苗。
(3)拌种。浸种后用浓度为0.5%的碳酸铜拌种防黑粉病及丝黑穗病,用40%的乐果乳剂500克兑水3000克拌种100公斤,防治金针虫、蝼蛄、蛴螬、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。目前种子加工上已采用种子包衣技术,经包衣处理的种子,不仅可以防止鸟兽和地下病、虫危害,而且还能起到促根壮苗的作用。
二、适时播种
1、播种期的确定
适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温度、季节、栽培制度和品种等因素综合考虑。
(1)温度。玉米适宜播期的温度是5~10厘米土壤温度在10℃~12℃以上,随温度升高而出苗期缩短。在一年一熟制的冬闲地,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及高海拔的山区,春玉米的播种在适宜范围内宜早不宜迟,夏秋玉米适宜早播的时间决定于前作收获早迟,但也应争取早播。套作玉米还必须掌握适宜的共生期,麦玉共生期一般不超过20天。具体播期还必须结合各地耕作栽培、降水、病虫发生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。
(2)墒情及降水。在春夏旱严重地区,墒情差,春玉米应适当延迟播种,否则玉米出苗后距雨季时间过长,不利于幼苗的生长,幼苗细弱,加速发育,形成早茬,甚至于旱致死。在伏旱严重地区,夏玉米宜在5月底6月初播栽,7月下旬伏旱到来之前抽雄吐丝,双季玉米的第二季以6月底7月初播栽,伏旱结束,9月初秋雨到来前抽雄吐丝为宜。
(3)栽培制度。四川春玉米除一年一熟制的冬闲地外,多与小麦、蚕豆、马铃薯间套种植,在播种小麦、蚕豆时先预留空行,待小麦、蚕豆成熟后期,套种春玉米,共生期20天为宜,最多不超过30天。两熟制的夏玉米,为了争时抢墒播种,一般不翻耕土壤,采用浅肥灭茬,碎土或免耕板种。
2、播种方式
(1)窝距。春玉米窝深13厘米左右,夏玉米窝深7~10厘米,种子播入湿土层。种子分布均匀,深浅一致,施肥集中,管理方便,播种后施肥覆土,以浅盖为宜。窝播的方式分为等距窝播和大小行窝播。
(2)条播。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定向育苗移栽,或定向直播多为条带种植。植株分布合理,单株营养面积均匀,管理方便,施肥集中,能有效的协调群体与个体矛盾。按行距的不同可分为等行距条播和大小行条播。
(3)育苗移栽。玉米育苗移栽是指播种后的幼苗期以育苗方式在苗床内完成,便于集中管理,培育壮苗。育苗移栽能缩短大田生育期,有利于争取季节,解决多熟制的茬口矛盾,协调早熟和高产、当季与全年生产的矛盾。其做法是苗床地要选择在向阳背风灌排方便、靠近大田的地方,苗床做成宽1米左右、深10~13厘米的平底低畦,长度由育苗量决定,畦底垫一层有孔薄膜。第二是营养土配制,一般用40%~50%的腐熟过筛的细厩肥,50%~60%的肥沃细土,适量磷、钾肥混合均匀,加水搅拌成手握成团、丢下可散的营养土。第三是育苗,育苗方式有纸(塑料)袋育苗:袋高10厘米左右,直径约6.5厘米,内装配好的营养土;营养钵(肥团)育苗:将配好的营养土用机械或人工制成钵;营养块育苗:将配好的营养土加水调成浆状,平铺在苗床上,厚6~8厘米,切割成4~4.5平方厘米的小方格。第四为播种,把袋、钵、管排列在苗床上,每袋(钵、管、块)播一粒催过芽的种子。
(4)覆盖栽培。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2℃~4℃;在干旱地区覆盖地膜后全生长期可节约用水150~220毫米;可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理化性状,提高土壤肥力;可抑制杂草、促进微生物活动。除地膜覆盖外,目前秸秆覆盖和地膜、秸秆两端覆盖也为广大农民所采用。
秸秆覆盖:收获玉米秆时,一边割秆一边顺行覆盖,盖67厘米,空67厘米,也可盖60厘米,空73厘米,下一排要压住上一排梢,在秸秆交接处和每隔1米左右的秸秆上要适量压些土。第二年春天,在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耕作、施肥,并在空行靠秸秆两边种两行玉米。玉米生长期间在未盖秸秆的地内中耕、追肥、培土。秋收后,再在第一年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覆盖秸秆。其二,免耕整秆覆盖:玉米收获后,不翻耕,不去茬,将玉米整株秸秆顺垄割倒或用机具压倒,均匀地铺在地面,形成全覆盖。第二年春天,播种前2~3天,把播种行内的秸秆搂到垄背上形成半覆盖。
地膜、秸秆两段覆盖:在玉米、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,小麦收获后玉米施攻苞肥时,拔去残膜,将麦秆覆盖在行间或株间,既可避免地膜后期接纳雨水困难及局部高温的危害,又可利用秸秆接纳雨水,保湿、防止水土流失、培肥地力。
联系电话
028-67085333


版权所有©亚博通用APP下载 地址:成都市双流西南航空港工业集中发展区空港三路989号 蜀ICP备:12001031号-1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 成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