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玉米的施肥技术
- 分类:栽培技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9-16 18:29
- 访问量:
一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状
1.氮
玉米对氮的需求量多。玉米缺氮,植株矮小,下层叶片尖端主脉逐渐向里死亡,呈V字形,最后全叶枯死。另外,缺氮还导致雌穗发育延迟或停止,产生空秆或果穗短小,籽粒少或籽粒轻。
2.磷
磷对玉米根系发育及雌穗分化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曾施磷肥可使玉米的抗旱能力增强,并促进早熟。玉米苗期缺磷,根系发育不良,生长缓慢,幼苗叶片出现紫红色条斑。中后期缺磷,雌穗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收影响,果穗数减少,雌穗花丝延迟从苞叶中抽出,雌花受精不完全,籽粒发育不良,粒行不整齐,成熟延迟。
3.钾
钾肥充足,有助于玉米在干旱时防止水分大量散失,减轻低温影响和冻害。钾肥不足幼苗生长缓慢叶片呈黄绿色,叶片边缘及尖端干枯呈灼烧状,同时茎秆机械组织发育不良,抗倒、抗病能力减弱。严重缺钾时,玉米根系生长受阻,植株矮小,节间缩短,果穗发育不良,千粒重降低。
4.微量元素
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一般不缺乏,但在酸碱度过大的土壤中或有机肥少,以施用氮肥为主的地区,易出现缺微量元素症。
二、玉米的施肥技术
在增施肥料的基础上,营根据玉米生长发育各时期对氮、磷、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,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,做到适时施肥,科学用肥,充分发挥肥料的效果,使用、养结合,不断提高玉米产量。当前,四川土壤中氮素普遍缺乏,一般以增施氮肥为主,配施磷、钾肥,能达到良好效果。玉米施肥一般按产量指标计算,其公式为:
施肥量(千克/公顷)=(计划产量需要的某种元素~土壤对某元素的供应量)/(施用肥料所含的某元素量×肥料利用率)
1. 基肥
(1)基肥施用数量。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比例,各地因气候、土壤、施肥总量及肥料种类的不同,而有很大差异,但必须坚持基肥重施的原则。即在现有施肥水平下,基肥至少应占施肥总量的30%,并且做到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。
(2)基肥中各种肥料的搭配。据四川省高产典型调查,基肥中迟效性肥料以占底肥总用量的80%左右为宜,速效性肥料占20%左右效果较好。
磷肥和钾肥,则以基肥 一次性施用效果较好,如使用迟效性磷肥,应当与有机肥堆制后再作基肥施用。
(3)基肥施用方法。基肥一般集中施用于播种沟或播种穴内。基肥集中施肥,幼苗早期即可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,经济而有效。如基肥用量较大又集中施用,则应与土壤拌和,防止对种子出苗产生不利影响;另外,有条件的地方,如大量施用绿肥、厩肥等作基肥,也可于耕翻前撒施,通过耕作,使土肥相融,促进玉米根系横向发展。
2. 追肥施用的数量和时期
追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的不同,可分为苗肥、秆肥、穗肥、和花粒肥。
(1)提苗肥。春玉米苗期处于低温、少雨季节,迟效有机底肥分解缓慢。若基肥中未施速效性肥料,应在间苗或定苗时,及时施用一次苗肥。而土壤黏重、底肥不足、套种时未施底肥的玉米更应该及时施用苗肥。促进苗壮。苗肥以腐熟的人畜粪尿或速效氮肥为好。
(2)壮秆肥。拔节时施用的肥料,叫壮秆肥,应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或速效氮肥、钾肥为主,但应注意施肥适量,以防节间过度伸长,茎秆生长脆嫩,后期发生倒伏。
拔苗肥和壮秆肥的施用数量,约占总施肥量的5%~10%。
(3)攻穗肥。穗肥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50%左右,并应在雌穗小穗或小花分化时(大喇叭口期,玉米抽雄前10~15天,穗位以上叶片出生大而快,叶片密集呈大喇叭口状)施用,此时中熟种为11~12片全展叶,早熟种为9~10片全展叶。一般土壤瘠薄,底肥少,蜘蛛生长较差的,应当多施、早施。反之,可适当迟施、少施,以免中上部叶片徒长,影响雌穗发育。近年来,四川省各地对穗肥的施用都很重视,但一般偏迟,有的甚至已见天花才上行,未能发挥穗肥的攻穗作用,同事多数农户穗肥只施化肥且用量又不足而造成后期脱肥翻黄早衰。
(4)壮籽肥。玉米开花授粉后,可适当补施壮籽肥。壮籽肥应当以速效的氮素化肥为主,也可页面喷施磷酸二氮钾。壮籽肥用量约占总肥量的5%~10%。
为了提高肥效,用氮素化肥作追肥,不论是固体还是液体状态,都必须深施入土,才能充分发挥肥效,提高氮肥利用率。
联系电话
028-67085333


版权所有©亚博通用APP下载 地址:成都市双流西南航空港工业集中发展区空港三路989号 蜀ICP备:12001031号-1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 成都